ér

秘而不露

繁体 祕而不露

感情 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直言不讳

秘而不露的意思

折叠展开

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董昭传》:“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

用法作谓语;指严守秘密。

秘而不露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hush up(play it close to one's chest)

秘而不露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未找到), 未找到部,共未找到画

秘 [ 未找到 ] [更多解释]

读音(ér), 而部,共6画

而 [ ér ] ①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②连词(①表平列,如“多~杂”。②表相承,如“取~代之”。③表递进,如“~且”。④表转折,如“似是~非”。⑤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⑦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③表(从……到……)例如从上~下。名词◎(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bristles on the jaws 而,颊毛也。——《说文》连词1.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英文 :and; furthermore; moreover; but also; into the bargain; if; in case; however;2.表示并列关系。引证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3.表示递进关系。引证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荀子·劝学》4.表示承接关系。引证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 宋· 苏轼《石钟山记》5.表示转折关系。引证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荀子·劝学》6.表示假设关系。引证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7.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引证 :吾恂恂而起。 ——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代词1.你;你的。英文 :you; your;引证 :予岂不知而作。 —— 《诗·大雅·桑柔》余知而无罪也。 —— 《左传·昭公二十年》子归,殁而父母之世。 —— 《国语·吴语》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 —— 《庄子·徐无鬼》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 《聊斋志异·促织》例如 :而翁(你的父亲)2.这样,此。英文 :this;引证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例如 :而夫(此人;这人)助词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英文 :of;引证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 —— 《淮南子·人间》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引证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 《易·系辞上》语气词1.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英文 :how could; how is it possible;引证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论语·颜渊》2.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引证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 《论语·微子》动词1.如,好象。英文 :seem; like;引证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 《吕氏春秋》2.另见 néng。名词◎才能。英文 :ability;引证 :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墨子·尚同下》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管子·小匡》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 《商君书·慎法》动词1.能够。英文 :can;引证 :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 —— 《墨子·非命下》不逢汤武与 恒缪兮,也孰去而知之?《楚辞·九章·惜往日》2.另见 ér。 [更多解释]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不 [ bù,fǒu ] ①副词。②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例如~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③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如~,我不知道。④用在句末表疑问。例如他现在身体好~?副词1.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 。英文 :without;例如 :不问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飞2.作为虚词,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 。英文 :without;例如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3.用在叠用的相同的词之间,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英文 :no matter(what);例如 :道理不道理,他一点都不往心里去4.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英文 :no need to;引证 :不以累臣衅鼓。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例如 :不客气,不客气;不谢,不谢5.用在动词后,表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 。英文 :cannot do as expected;例如 :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办不到6.单用,表示否定对方的话或提问 。英文 :no;例如 :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别提那件事。不,我要提7.用在句末,构成问句 。英文 :whether;例如 :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说的对不?古◎同“否”( fǒu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唐·韩愈《师说》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助词1.用来加强语气。例如 :好不吓人;不几(岂不是)2.用来调整音节。引证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 —— 《诗·小雅》。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形容词1.通“丕”( pī )。大。英文 :big; great;引证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 《诗·周颂·清庙》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 —— 《管子·侈靡》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 —— 《管子·心术》2.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 bú bì );“不是”( bú shì )。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fǒu ㄈㄡˇ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更多解释]

读音(未找到), 未找到部,共未找到画

露 [ 未找到 ] [更多解释]

秘而不露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