垗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治小切;《集韻》:徒了切,音兆。《說文》:畔也,爲四畤界,祭其中。
义又,祭名。《周禮・春官・小宗伯》:垗五帝于四郊,垗山川丘陵墳衍㊟〔「垗五帝于四郊,垗山川丘陵墳衍」,兩「垗」字與「丘」字,開明版作「兆」、「𠀉」。原文作:兆五帝於四郊,四望四類亦如之;兆山川𠀉陵墳衍,各因其方,掌五禮之禁令〕。
义又,窀穸爲宅垗。《孝經》:卜其宅垗,而安厝之㊟〔「卜其宅垗,而安厝之」,「垗」字、「厝」字,開明版作「兆」字、「措」字〕。通作兆。凡塋界皆曰垗。
音又,《集韻》、《韻會》直紹切,音肇 —— 義同。
注解
〔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中,康熙部首是土部。
〔垗〕字拼音是zhà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土、兆。
〔垗〕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ào] ⑴ 祭坛四周土墙以内的地方。⑵ 墓地
垗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吾酷网整理。垗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