慸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特計切;《集韻》:大計切,音第。
《說文》:高也。一曰極也。一曰困劣也。从心,帶聲。
音又,《廣韻》、《集韻》丑例切,音跇。
《廣韻》:困劣也。
音又,《集韻》:尺制切,音掣──音敗不和也。本从水作滯,或从心作懘,亦書作。
音又,《廣韻》:丑犗切;《集韻》:丑邁切,音蠆──慸芥,刺梗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曾不芥。賈誼〈鵬鳥賦〉:細故芥。或書作慸葪。
《司馬相如・上林賦》曾不𧀱芥。
謹照原書上林賦改子虚賦。
注解
〔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上,康熙部首是心部。
〔慸〕字是多音字,拼音是dì、ch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帶、心。
〔慸〕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ì] ⑴ 高。⑵ 极。⑶ 〔~葪( jì )〕古同“蒂芥”,细小的梗塞物,喻嫌隙。⑷ 困顿。㈡ [chì] ⑴ 音败不和。
慸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吾酷网整理。慸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