欇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書涉切;《集韻》、《韻會》:失涉切,音攝。《爾雅・釋木》:欇,虎櫐。又,楓欇欇。見楓字註。
义《正字通》楓註云:欇欇之欇,與虎櫐之欇,字雖同而種不同。一樹生,一蔓生。《正韻》引虎櫐入楓註,誤。
义又,《博雅》:欇,枝也。
音又,《唐韻》:時攝切,音涉。又,《集韻》、《類篇》尺涉切,音㤴 —— 義同。
《博雅》欇,枝也。
謹照原文枝改杖。
注解
〔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欇〕字拼音是shè,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聶。
〔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è] ⑴ 植物名,即紫藤。也称虎櫐、虎豆。《爾雅•釋木》:“欇,虎櫐。”⑵ 杖。《廣雅•釋器》:“欇,杖也。”⑶ 木名,即枫香树。《説文•木部》:“楓,木也。厚葉,弱枝,善摇。一名𣠞。”《集韻•葉韻》:“欇,木名,似白楊。”
欇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字国学网整理。欇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