羛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魚倚切;《集韻》:語綺切,音蟻。
《說文》:魏郡有羛陽鄕,讀若錡。今屬鄴,本內黃北二十里。
《後漢・光武帝紀》:大破五校於羛陽,降之。〔註〕羛陽,聚名,屬魏郡,故城在今相州堯城縣東。
《左傳》云:晉荀盈如齊逆女,還卒于戲陽。杜預註云:內黃縣北有戲陽城。戲與羛通。
音又,《集韻》:虛宜切,音犧──義同。
音又,《集韻》:宜寄切,音議──義通作羛。
《說文》:《墨翟書義》從羛。
〇〔按〕《說文》在我部,今倂入。
注解
〔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羊部。
〔羛〕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ì、xī,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𦍌、弗。
〔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ì] ⑴ 古同“义”。㈡ [xī] ⑴ 〔~阳〕古地名,在今中国河南省内黄县西南。
羛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吾酷网整理。羛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