鮆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徂禮切;《集韻》、《韻會》、《正韻》:在禮切,音薺。《說文》:飮而不食,刀魚也,九江有之。《正字通》:魏武《食制》謂之望魚。一名鰽魚,一名鱭魚。《爾雅・釋魚》,鱴刀〔註〕:今之鮆魚也,亦呼爲魛魚。《山海經》:苕水北流,注于巨區,其中多鮆魚。【註】鮆魚,狹薄而長頭,大者尺餘,太湖中今饒之。《博雅》:鮆,鮺也。《史記・貨殖傳》:鮐鮆千斤。【註】鮆,刀魚也。
义又,《博雅》:短也。揚子《方言》:江湖之會,凡物生而不長大,亦謂之鮆。
音又,《廣韻》:卽移切;《集韻》:將支切,音貲。又,《集韻》:仕知切,音姕。又,淺氏切,音此。又,疾智切,音漬。又,自爾切,音薺。又,子智切,音恣。又,才䜴切,音自 —— 義同。
注解
〔鮆〕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魚部。
〔鮆〕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ǐ、j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此、魚。
〔鮆〕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ǐ] ⑴ 〔~鱼〕头长,体侧扁,生活于近海。㈡ [jì] ⑴ 魛鱼。
鮆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字国学网整理。鮆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