𢯱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唐韻》:所鳩切;《集韻》、《韻會》、《正韻》:疏鳩切,音蒐。
《說文》:眾意也。
《玉篇》:聚也。
例又,勁疾也。
《詩・〈魯頌〉:束矢其。〔疏〕爲矢行聲,言勁且疾也。
例又,《說文》:一曰求也。
《廣韻》:索也。揚子《方言》:略,求也。秦晉之閒曰,就室曰,於道曰略。
《前漢・武帝紀》:發三輔騎士,大上林。〔註〕謂索姦人也。
例又,窮討文義亦曰。韓愈〈進學解〉:獨㫄而遠紹。杜甫詩:方知象敎力,足可追冥。
例又,渠,西戎名。
《書・禹貢》:析支、昆侖、渠,西戎卽敘㊟。
例又,縣名。
《前漢・地理志》:朔方郡渠縣。
《水經注》有溝郡。
音又,《集韻》:先侯切,漱平聲──亦求也。
《莊子・秋水篇》:惠子於國中。李軌說。
例凡从者,今文作叟。亦作搜。
《書・禹貢》析支昆侖渠𢯱。
謹照原文改崑崙析支渠𢯱。
注解
〔〕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字拼音是sō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叜。
〔〕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ōu] ⑴ 同“搜”。《正字通•手部》:“𢯱,今作搜。”
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吾酷网整理。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