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ㄉㄚˋ dài ㄉㄞˋ tài ㄊㄞˋ

大部 共3画 独体字 U+5927 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大部

3画

独体字

da dai tai

dài tài

象形字

DDDD

K

GD

40800

1129

2083

U+5927

K

134 横、撇、捺

广

大字概述

折叠展开

〔大〕字是多音字,拼音是(dà、dài、tài),部首是大部,总笔画是3画,是独体字。

〔大〕字是独体字,五行属火。

〔大〕字造字法是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是大小的“大”。

〔大〕字仓颉码是K,五笔是DDDD,四角号码是40800,郑码是GD,中文电码是1129,区位码是2083

〔大〕字的UNICODE是U+592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2823,UTF-32:00005927,UTF-8:E5 A4 A7。

〔大〕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中,序号0032,属常用字

〔大〕字的近义词是广、巨、庞、硕、阔,反义词是,异体字是𠘲

大的笔顺

折叠展开

大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ㄉㄚˋ

基本解释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

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

用于“”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

年长,排行第一。老~。

敬辞。~作。~名。~手笔。

时间更远。~前年。

〔~夫〕古代官职,位于“”之下,“”之上。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是汉字部首之一,从“”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

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相对。

big; large; great;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 —— 《说文》遵彼大路兮。 —— 《诗·郑风·遵大路》大有。 —— 《易》。释文:“大有,包容丰富之象。”大报天而主日也。 —— 《礼记·郊特牲》。其朝践用两大尊。 —— 《周礼·司尊彝》。司农注:“大,古之瓦尊。”而祭大山之邑也。 —— 《谷梁传·桓公元年》然后会于大庙。 —— 《礼记·祭统》。注:“始祖庙也。”大,小大也。 —— 《广韵》奠高山大川。 —— 《书·禹贡》古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 —— 《韩非子·二柄》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列子·汤问》忽一人大呼。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一只大口袋;山上的大白楼;大浸(大水);大美(大功德,大功业);大蔡(大龟);大泉(大钱)

3.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senior; eldest;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 —— 汉乐府《孤儿行》诸葛恢大女适太尉 庾亮儿。 —— 《世说新语·方正》

大妇(长子之妻);大宗(宗法社会以嫡系长房为“大宗”;余子为小宗)

4.重要,重大。

important; main;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诸葛亮《出师表》愿牢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 《资治通鉴》

大头脑(主脑;主旨);大八丈(大人物);大柄(大权);大趣(大旨;主要的旨趣)

5.德高望重的。

be of noble character and high prestige; with great virtue and high prestige;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庄子·秋水》王年小而位大。 —— 《世说新语·排调》利见大人。 —— 《易·乾》

大操(高尚的操守);大贤(才德超群的人)

6.超过一般。

heavy; strong; loud;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 —— 《世说新语·贤缓》

7.学识渊博的。

be learned; have great learning;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 —— 《孟子·尽心上》

8.规模大。

general; main; major;

胡人大入塞。 —— 《淮南子·人间训》公子乃置酒大会宾客。 —— 《史记·魏公子列传》

大手术;大反攻

9.性质严重。

serious;

欺君不忠,母病不孝,不忠不孝,其罪莫大。 —— 《世说新语·政事》

10.尊称对方的事物 your。敬语。

大作;尊姓大名。

11.用在时令、时间或节日前表示强调。

大白天;大清早;大喜的日子。

副词

1.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greatly; fully;

约以连兵大举。 ——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此臣所课大患也。 —— 宋· 苏轼《教战守》

大长志气;大吃一惊;大大增加;大办农业

2.很,太,非常。

very;

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 《论语·雍也》大谩,愿闻其要。 —— 《庄子·天道》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 —— 《荀子·非十二子》少年大骇。 —— 《聊斋志异·促织》门者答揖大喜奔出。 ——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不大好;不大舒服;大肯(非常愿意)

3.经常 often——加“不大”则表示不经常 [not often]。

不大吃面;不大回家

4.前天或后天的前一天或后一天 。

further ahead or behind;

大前天;大后天

名词

1.大人。

adult; grown-up;

刘道生日夕在事,大小殊快。 —— 《世说新语·赏誉》小大稽首。 —— 《诗·小雅·楚茨》

2.大小。

size;

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 —— 《世说新语·尤悔》

3.〈方〉∶父亲 。

father;

俺大叫俺来上海看看你

4.〈方〉∶指伯父或叔父 。

uncle;

俺三大是个劳模

5.姓。

动词

1.长大。

be brought up;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 《世说新语·言语》

2.超过。

surpass;

亦无大大王。 —— 《战国策·秦策二》

3.另见 dài。

2dàiㄉㄞˋ

基本解释

〔~夫〕医生(“”读轻声)。

〔~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读轻声)。

详细解释

名词

1.见“大夫”、“大王”

2.用同“”。世代。

generation;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3.另见 dà。

3tàiㄊㄞˋ

基本解释

古通“”。

古通“”。

大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ig, great, vast, large, high
  2. alt (Adj)​, groß, bedeutend, gewaltig (Adj)​, Radikal Nr. 37 = groß, (alt)​ (Sprachw)
  3. docteur, médecin, grand, massif

大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1ㄉㄚˋ

详细解释

1.在体积、面积、容量、数量、强度、深度、力量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比较的对象。与“”相对而言。

大山、大河、大雨、眼睛大、力气大、雷声大,雨点小。

2.最年长的、排行第一的。

大哥、大伯、大妈。

3.表示尊敬之词。

拜读大作、尊姓大名。

4.不平常、重要的、伟大的。

《文选•石崇•思归引序》:“余少有大志,夸迈流俗。”《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虽大旨同归,所托或乖。”

5.时间上更前或更后,有强调的意味。

大前天、大后天、大年初一。

1.表程度深。

大红大紫、大吃一惊、大快人心、大搞活动、天已大亮、大有出息。

2.与“”字连用,表次数少或程度浅。

她不大出门见人的。、他不大爱抽烟。、小侄儿还不大会讲话。

3.很、非常。

《汉书•卷六八•霍光传》:“长公主大以是怨光。”

4.差不多、不很精确。

大约、大概、大略。

1.与“”相对之词。

《孟子•梁惠王上》:“小国不可以敌大。”

2.年纪较大的人。

你们一家大小都要来吃喜酒喔!

3.姓。如唐代有大明,金代有大兴国。

4.二一四部首之一。

夸耀、自以为是。

《礼记•表记》:“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夸大。

2tàiㄊㄞˋ

详细解释

至高无上的。

清•江沅《说文释例•卷上•释字例•大》:“古兄作『大』,不作『太』、『泰』。《易》之『大极』,《春秋》之『大子』、『大上』,《尚书》之『大誓』、『大王王季』,《史》、《汉》之『大上皇』、『大后』,后人皆读为太。或径改本书,作『太』及『泰』。”

3dàiㄉㄞˋ

详细解释

参见“大夫”条。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大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1ㄉㄚˋ

详细解释

1.表示体积、面积、容量、数量、强度、深度等广、多、深、强(与“”相对)。

大雨、大广场、大水缸、大众。

2.最年长的;排行第一的。

大伯、大哥、大姐。

3.不平常;壮大的。

伟大、大器晚成、立大志做大事。

4.表程度深。

大红大紫、大吃一惊、大不如前。

5.表示差不多;不很精确。

大概、大略、大约。

6.敬辞。尊称对方相关事物。

大名鼎鼎、大作。

7.表示时、日的顺序,以今为准的前二、后二时日。

大前天、大后天、大前年、大后年。

8.用在“”字后,表示程度低。

你不大运动、她不大爱讲话。

9.强调节气、时日。

大白天、大中午、大年初一。

10.姓。

11.二一四部首之一。

2dàiㄉㄞˋ

详细解释

参见【大夫】。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大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大(甲骨文·商·𠂤组) 甲骨文 𠂤组

大(甲骨文·商·𠂤宾间) 甲骨文 𠂤宾间

大(甲骨文·商·𠂤历间) 甲骨文 𠂤历间

大(甲骨文·商·子组) 甲骨文 子组

大(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大(甲骨文·商·历组) 甲骨文 历组

大(甲骨文·商·出组) 甲骨文 出组

大(甲骨文·商·何组) 甲骨文 何组

大(甲骨文·商·无名组) 甲骨文 无名组

大(甲骨文·商·黄组) 甲骨文 黄组

大(金文·商·商) 金文

大(金文·商·商或西周早期) 金文 商或西周早期

大(甲骨文·西周·西周) 西周 甲骨文 西周

大(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大(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大(金文·西周·西周早期或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或中期

大(金文·西周·西周中期或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或晚期

大(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大(金文·西周·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

大(金文·春秋·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大(金文·春秋·春秋中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

大(金文·春秋·春秋中期或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或晚期

大(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大(玉书·春秋·侯马盟书)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大(篆书·春秋·石鼓文) 春秋 篆书 石鼓文

大(金文·战国·战国早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大(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大(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大(简·楚〔战国〕·曾侯乙墓) 楚〔战国〕 曾侯乙墓

大(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上博

大(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大(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大(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大(简·楚〔战国〕·信阳) 楚〔战国〕 信阳

大(简·楚〔战国〕·仰天湖) 楚〔战国〕 仰天湖

大(简·楚〔战国〕·天星观) 楚〔战国〕 天星观

大(简·楚〔战国〕·望山) 楚〔战国〕 望山

大(简·楚〔战国〕·子弹库) 楚〔战国〕 子弹库

大(简·秦·青川木牍) 青川木牍

大(简·秦·放马滩) 放马滩

大(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大(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大(简·秦·龙岗) 龙岗

大(简·秦·关沮) 关沮

大(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大(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大(石经·魏·三体石经) 石经 三体石经

大(传抄·魏·三体石经) 传抄 三体石经

大(传抄·魏·春秋僖公石经) 传抄 春秋僖公石经

大(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大(传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大(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大(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大(传抄·宋·隶释 隶续) 传抄 隶释 隶续

大(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大(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大(传抄·宋·墓志盖文) 传抄 墓志盖文

大(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大(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大(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