珥
复制珥字概述
〔珥〕字拼音是(ěr),部首是王部,总笔画是10画。
〔珥〕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王、耳”或“⺩、耳”,五行属火。
〔珥〕字仓颉码是MGSJ,五笔是GBG,四角号码是11140,郑码是CCE,中文电码是3799,区位码是7177。
〔珥〕字的UNICODE是U+73E5,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669,UTF-32:000073E5,UTF-8:E7 8F A5。
〔珥〕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4401。
〔珥〕字异体字是𥙟。
珥的笔顺
珥的意思
珥
ěrㄦˇ基本解释
①用珠子或玉石做的耳环。
②剑柄上端像两耳的突出部分。
③插戴。~笔(古代史官、谏官入朝插笔于冠侧,以便随时记录、写作)。~貂。
④日、月两旁的光晕。日~。月~。
详细解释
名词
1.中国古代的珠玉耳饰。
ear-ornaments(of jade or pearl);
珥,珠在珥也。耳珰垂珠者曰珥。 —— 《苍颉篇》。按,玉之似珠圆者。”傅玑之珥。 —— 《史记·李斯传》设笄珥。 —— 《列子·周穆王》
2.日、月两旁的光晕,即位于太阳或月亮两侧并凸向太阳或月亮的光弧,与虹的片段相似,与晕相切。
tangent arch;
月晕有两珥,白虹贯之。 —— 《隋书》
3.即日珥。
prominence(solar prominence);
珥,气在日两旁之名也。珥,耳也,言似人耳之在两旁也。 —— 《释名·释天》
4.剑鼻。
ears(of the sword);
抚长剑兮玉珥。 —— 屈原《楚辞》
动词
1.贯耳。
pierce the ear;
神人珥两黄蛇。 —— 《山海经·大荒东经》。注:“以蛇贯耳也。”
珥貂(帽旁插貂尾为饰,借指做贵官);珥笔(珥彤。入朝的官员帽插笔,以便随时记录)
2.戴;插。
insert; weir;
七叶珥汉貂。 —— 左思《咏史诗》
珥笔(史官。谏官或近臣侍从,把笔插在帽子上,以便随肘记录)
3.通“衈”。古祭礼杀牲取血,以涂祭社器。
dye with blood;
以岁时序其祭祀及其祈珥。 —— 《周礼·春官·肆师》常珥于社稷,祈于五祀。 —— 《周礼·夏官·小子》
珥字的翻译
- ear ornament; stick, insert
- boucles d'oreilles de jade ou de pierre précieuse, poignée d'épée en forme d'oreilles, halo autour de la Lune ou du Soleil
珥的国语辞典解释
珥
ěrㄦˇ详细解释
名
1.用珠玉作成的耳环。
《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主乃下殿,去簪珥,徒跣。”晋•张华〈轻薄篇〉:“簪珥咸堕落,冠冕皆倾邪。”
2.剑柄上突出似两耳的部分。
《楚辞•屈原•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3.日、月周围的光晕。
《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其日有斗蚀,有倍僪,有晕珥。”《隋书•卷二一•天文志下》:“月晕有两珥,白虹贯之。”
动
1.插、戴。
《文选•曹植•求通亲亲表》:“安宅京室,执鞭珥笔。”《新唐书•卷二二○•东夷传•高丽传》:“大臣青罗冠,次绛罗,珥两鸟羽。”
2.吐。
《淮南子•天文》:“鲸鱼死而彗星出,蚕珥丝而商弦绝。”
3.古代狩猎时依割取兽耳的数目呈报功绩。
《周礼•地官•山虞》:“植虞旗于中,致禽而珥焉。”
珥的两岸词典解释
珥
ěrㄦˇ详细解释
1.〈书〉用珠子或玉石做成的耳饰。
傅玑之珥,阿缟之衣(《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
2.〈书〉剑柄上突出似双耳处。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楚辞‧屈原‧九歌‧东皇太一》)。
3.〈书〉日、月周围似耳的光晕。
月晕有两珥,白虹贯之(《隋书‧卷二十一‧天文志下》)。
珥的字源字形
楚〔战国〕 简 曾侯乙墓
楚〔战国〕 简 天星观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秦 简 睡虎地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