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
字义 反馈

直

复制 字帖
目部 共8画 U+2F940 CJK 兼容汉字补充
汉语字典

目部

8画

3

FHNV

ZCJBU

EDLZ,EDZL

U+2F940

ZCJBU

直字概述

折叠展开

直〕字拼音是,部首是目,总笔画是8画。

直〕字仓颉码是ZCJBU,五笔是FHNV,郑码是EDLZ,EDZL

直〕字的UNICODE是U+2F94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兼容表意文字补充区,10进制: 194880,UTF-32:0002f940,UTF-8:F0 AF A5 80。

直的意思

折叠展开

直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目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14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800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757頁,第11

古文: 𣓟𣖴

唐韻》:除力切;《集韻》:逐力切,𡘋音値。
說文》:正見也。
博雅》:正也。
玉篇》:不曲也。
易・坤卦》:直其正也。
書・洪範》:王道正直。

又,準當也。
禮・投壺》:馬各直其算。
史記・平準書》:以白鹿皮爲皮幣,直四十萬。

又,《增韻》:當也。
儀禮・士冠禮》:主人立于阼階下,直東序西面。〔疏〕謂當堂上東序牆也。

又,伸也。
孟子》:枉尺而直尋。

又,《玉篇》:侍也。
晉書・羊祜傳》:悉統宿衞,入直殿中。

又,順也。
詩・鄭風》:洵直且侯。

又,猶宜也。
詩・魏風》:爰得我直。

又,猶但也。
孟子》:直不百步耳。

又,猶故也。
史記・留侯世家》:張良嘗遊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

又,埋枉曰直。韓愈〈王仲舒墓誌〉:公知制誥友人得罪公,獨爲直其寃。

又,直來,無事而來也。
公羊傳・莊二十七年》:直來曰來。

又,《禮・月令》:田事既畢,先定準直,農乃不惑。〔疏〕準謂輕重平均,直謂繩墨得中也。

又,骨直,謂强毅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骨直以立。

又,語發聲。
史記・龜筴傳》:神龜知吉凶,而骨直空枯。
正義》曰:直,語發聲也。

又,柄也。
禮・明堂位》:玉豆雕篹。〔註〕篹,籩屬,雕刻飾其直者也。〔疏〕雕鏤其柄。

又,殖也。揚子《𤣥》:直,東方也、春也。質而未有文也。〔註〕直之言殖也。萬物甲始出殖立,未有枝葉也。

又,揚子《方言》:袒謂之直衿。〔註〕婦人初嫁所著上衣,直衿也。

又,《韻會小補》:器直,曲尺也。梓人用之。

又,官名。
鄧析子・轉辭篇》:湯有司直之人。又,《通典》:漢時繡衣直指,卽秦時御史大夫。

又,直人,邑名。
左傳・昭二十三年》:劉子取直人。

又,泉名。
公羊傳・昭五年》:直泉者何,涌泉也。

又,門名。
三輔黃圖》:長安城西出第二門曰直城門。

又,姓。漢有直不疑。

又,《諡法》:肇敏行成曰直。

又,《集韻》、《韻會》:直吏切;《正韻》:直意切,𡘋音治──與値通。
史記・項羽紀》:直夜潰圍。〔註〕直,讀曰値。當也。
索隱》曰:古字例以直爲値。
前漢・酷吏傳》:無直甯成之怒。
史記》作値。

又,物價曰直。
北史・齊景思王傳》:食雞羹,何不還他價直也。

又,傭作得錢亦曰直。柳宗元〈送薛存義序〉:向使傭一夫於家,受若直,怠若事,則必甚怒而黜罰之矣。

又,叶直略切,音著。
樂府・焦仲卿妻詩》: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

又,叶直六切,音逐。
楚辭・九章》: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與嚮服。俾山川以備御兮,命咎繇使聽直。

六書正譌》:从乚,从十、目。乚,古隱字。十目所視,雖隱亦直。會意。俗作直,非。

卷目考證・午集中 部首目部

愛日堂藏本: 第469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659頁,第48

《揚子・方言》袒謂之直衿。〔註〕婦人初嫁所著上衣,直衿也。

謹照原文袒下增飾字。兩衿字𠀤改袊。

注解

〔直〕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目部

〔直〕字拼音是zhí,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十、󰑸,五行属

〔直〕字造字法是会意。小篆字形,从L( yǐn ),从十,从目。 徐锴:“L,隐也,今十目所见是直也。”。本义是不弯曲,与“枉”、“曲”相对。

〔直〕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í] ⑴ 不弯曲⑵ 把弯曲的伸开⑶ 公正合理⑷ 爽快,坦率⑸ 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⑹ 竖,与“横”相对⑺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至下。⑻ 姓。

直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吾酷网整理。直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直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除力切頁碼424頁,第1

直

異體直、𥄂

直正見也。从𠃊从十从目。

鉉注徐鍇曰:「𠃊,隱也。今十目所見是直也。」

𣖇

異體𣓟

𣖇古文直。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从目,目上以一直筆表示直視。金文以下或加『𠃊(表區域義)』,蓋建築須直。《郭店・緇衣》、《老乙》二形實為『植』字,借為『直』,《說文》逕以為古文『直』。」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四反切陳力反頁碼1011頁,第1行,第1

𣖇正見也。從十、目、𠃊

鍇注臣鍇曰:「𠃊,隱也。今十目所見是直也。《春秋左傳》曰:『叔向,古之遺直也。』會意。」

反切………頁碼1011頁,第2行,第1

古文直或從木,如此。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下反切除力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533頁,第5許惟賢1101頁,第5

𣖇正見也。

段注《左傳》曰:正直爲正。正曲爲直。其引申之義也。見之審則必能矯其枉。故曰正曲爲直

从十目𠃊

段注謂以十目視𠃊𠃊者無所逃也。三字會意。除力切。一部。今隷作直

古文直。或从木如此。

段注囧猶目也。从木者,木從繩則正。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十目燭隱,故漢有司直官。

燭隱也,故漢有「司直」之官。

燭隱,故漢有司直之官,引申為曲直。

白话解释

直,正视。字形采用“∟、十、目”会义。,是古文写法的“直”。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從目,目上一直筆表示正面直視。金文字形從十、從目、從。十目表示眾多眼睛,(?),表示隱蔽。三者相合表示眾目所視,無所隱蔽遁逃。戰國楚系文字目變作「」,形似田。戰國秦系文字從十、從目、從?,與金文同意,而為篆文字形之所本。隸書字形則將「十」省變作「亠」,又將(?)拉直為橫筆,而為楷書字形所本。《說文》另收有古文「」,從十、從、從木,「」實為「目」的變形,當是「植」的古文而誤置於此。在六書中,甲骨文字形屬於合體指事,金文至楷書字形則屬於異文會意。

直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38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1075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803頁
4說文校箋第560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503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858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312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250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68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34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537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4425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2401頁【補遺】第17876頁
14通訓定聲第868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104頁【崇文】第4413頁
16說文句讀第1828頁
17說文新證第870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530頁,第4字
19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001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176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