縐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側救切,音皺。《說文》:絺之細者。一曰蹴也。《玉篇》:縐,布也、纖也。亦作。《詩・鄘風》:蒙彼縐絺。【傳】絺之靡者爲縐。【疏】絺者,以葛爲之;其精尤細靡者,縐也,言細而縷縐。
义又,褰縐。《史記・司馬相如傳》:襞積褰縐。【註】褰縐,縮蹙之也。
义又,《類篇》:縐,聚文也。
音又,《集韻》:之遇切,音媰。側六切,音縬 —— 義同。
音又,《廣韻》:初敎切,音抄 —— 惡絹也。
注解
〔縐〕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縐〕字拼音是zhò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芻。
〔縐〕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òu] ⑴ 細葛布。⑵ 纖。⑶ 皺縮。⑷ 有皺紋的。如⑸ 一種有皺紋的絲織品。如㈡ [chào] ⑴ 劣等絹。㈢ [cù] ⑴ 同“縬”。㈣ [zhōu] ⑴ 〔文縐縐〕斯文貌。
縐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吾酷网整理。縐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